工程机械的梦想
尽管第二天上午要出席一场重要的研讨会,崔会喜前一天晚上依然工作到深夜。午夜12点10分,他提了提精神,打开电脑,开始准备隔天会议资料。今晚看来又要在办公室 “委屈”一下了,他身着一件蓝色的雷沃衬衫,这样即便当天回不了家也不会碍事。
雷沃挖掘机技术工程主任崔会喜和许多有着科技梦的年轻人一样,从小就对各种机器充满好奇。它是怎么工作的?它的原理是什么?出了问题怎么解决……所有能接触到的机器他都想弄个明白。所以,在中南大学攻读本科和硕士时毅然选择了机械设计这一专业。2006年毕业至今,他也一直在机械研发的海洋里乐此不疲,并且着重研究中型挖掘机产品系列。在他看来,20吨机不像大挖专门应对矿山,小挖专门应对农村房地产市场这么明确,它是一款适用性很强、应用范围很广的设备,也是挖掘机里难度较高的一款产品。
横空出世的FR220E
“越是循环往复的工作,越需要清晰的目标作为指引。”十一年的从业经历让崔会喜深刻理解了这一道理。一味追求研发速度而忽视市场调研结果的情况,结果往往是导致推出的产品石沉大海。他认为研发目标不能脱离群众基础。因此,每一款新品的研发,崔会喜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:我要研发一款什么样的产品?它的需求支撑是什么?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必须清晰、明确。这一点,在由他牵头研发的雷沃FR220E挖掘机身上可见一斑。
该产品设计初期就紧紧围绕客户需求展开工作,经过多番调研,雷沃将适应性强的中挖作为新一代挖掘机产品切入点,由崔会喜牵头的研发小组担任起了该项目的研发重任。历经数年努力,联合中日技术人员,FR220E于2015年横空出世。同时,也让针对工况自动调整发动机与液压系统匹配这一技术成为可能。
据崔会喜介绍,FR220E挖掘机的完成意味着雷沃在液压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。曾经液压系统的调整只能依靠供应商,现在雷沃技术人员可以自主调整液压系统,确认无误后将数据发送给供应商,一周之后就可以拿到符合雷沃需求的液压模型。如此一来,不仅缩短了研发周期,而且有针对性的提升了液压系统性能,使得R220E挖掘机赢得了“万能”挖掘机的美誉。
智能蓝图
近两年,如何让智能技术支持企业未来的发展蓝图,一直是雷沃研发团队反复讨论的话题。为此,雷沃调整了研发部门的一些规划与制度。在研究院里,研究工作以研究领域为单位,同时,研究组与产品部门之间又保持着密切合作,一个研究小组组成一个真正的产品研发团队,以市场需求为基础,为雷沃孵化颠覆性科技并创造新的业务。
“智能化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博人眼球,而是因为承载了多方面的硬性需求。” 崔会喜表示。对于用户来讲,不断增加的设备数量使设备管理成为一道难题,而智能化通讯手段是解决这道难题的方程式,随时了解产品所在位置以及工作情况,以便及时做出调整。而对于制造商而言,挖掘机发生故障时所需配件不能及时供应,是耽误用户工期的罪魁祸首,远程诊断这一智能化技术可以对整机使用情况实时监控,提前预判并及时处理,进而减少停工时间。
崔会喜明白,国内智能化水平上升空间很大,“现阶段的智能化可以实现无人驾驶,也可以实现机与机的联系,但它绝不仅限于此。” 以物联网为例,当下的互联实际上是通过GPS回传数据得以实现,这也将互联局限在某一个品牌内。多数情况下,A品牌挖掘机想要和B牌挖掘机实现互联的可能性几乎为零。下一步我们需要突破智能化现有水平,更深一步思考,让施工更加轻松。
另外,崔会喜常常对年轻的研发人员传达这样的观点,研发人员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要不得,这样只会被市场淘汰。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就是从无到有,可最难的事却是从有到优。产品要做出80分来相对简单,但要达到90分,这个过程异常艰难,如果研发人员选择在这一刻松懈,抱着出现问题只是小概率事件,往往这些小概率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变成了大概率事件。“只有通过持续学性学习,才能保证个人在研发工作中不断突破瓶颈。”他说,这个态度非常重要。
同时,崔会喜整了整衣领继续说道,“目标贴合市场并不是百分百按照市场需求行动,它具有前瞻性。”例如在iphone出现之前,人们并不知道手机除了翻盖还可以触摸,因此,厂家完全跟着市场跑是不现实的,需要扮演引导用户使用习惯的角色,准确的判断力就是最强的竞争力。(本文来自 雷沃工程机械)